
秋冬是流感好發季節,長者、慢性病患等免疫力差的族群,遠離流感威脅,預防勝於治療,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。圖為長者接種疫苗情形。(本報資料照片/陳俊吉攝)
秋冬是流感好發季節,由於症狀和感冒相似,不容易發現,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,尤其長者、慢性病患等免疫力差的族群,流感症狀往往不典型,且容易併發重症而陷入生命危險。若要遠離流感威脅,預防勝於治療,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依據疾管署近年的統計資料,全國每周約有500人因肺炎及流感死亡,其中以長者居多。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胡婉妍說明,長者罹患流感容易併發肺炎,也可能進一步發生菌血症等侵襲性細菌感染,或是讓原有的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肺病乃至其他慢性疾病惡化。
胡婉妍提到,流感症狀和感冒類似,民眾就診時不見得第一時間接受篩檢,加上流感快篩的敏感性僅6到7成,病人篩出陰性就放心,卻可能因此延誤診斷,錯過黃金治療時間,既然有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和重症,真的很希望長輩每年都盡快接種。
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在10月開打,各醫療院所也陸續供應自費疫苗。胡婉妍說明,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異,因此疫苗必須每年更新,才能有效對抗當年度流行的病毒株,且傳統疫苗的抗體效力約維持半年,因此每年接種是必要的。
現在有越來越多流感疫苗可供選擇,胡婉妍說明可分為4類:傳統雞胚胎培養疫苗、細胞培養型疫苗、免疫加強型疫苗,以及鼻噴劑疫苗。其中細胞培養型疫苗是使用哺乳類動物細胞培養,可避免疫苗株培養過程中產生適應性變異,接種後所產生的抗體比傳統雞胚胎疫苗更精準。鼻噴劑疫苗目前在台灣核准使用於2到未滿18歲兒童,不需要挨針,直接噴在鼻腔裡。
免疫加強型疫苗又分為添加佐劑、高劑量、重組蛋白疫苗等,台灣目前僅有添加佐劑這一款,適用於65歲以上長者。胡婉妍指出,目前美國、英國衛生機關都建議長者優先接種免疫加強型疫苗,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有相同建議。
有些人認為「打了疫苗還是會得流感」,或是擔心疫苗副作用。胡婉妍強調,任何疫苗都無法達到100%預防效果,但絕對是「有打比沒打更好」,因為可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,好處遠大於壞處。她強烈建議,若曾經罹患流感,代表身體對流感病毒特別敏感,及早接種更能有效降低重症與併發症風險。
(中國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