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旺旺中時房產金牌獎高峰論壇,邀請產業專家齊聚一堂,並針對房市現況進行討論。(劉宗龍攝)

「2025旺旺中時房產金牌獎高峰論壇」於21日登場,現場房產專家學者雲集,共同分析官方政策、展望未來市場走向,並關注AI與科技浪潮對全台不動產的影響。

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,科技產業確實會帶動房市產業發展,如輝達總部宣布要在北士科落腳,周邊商辦、廠辦需求也會增加,提升區域價值與討論話題。不過,台積電宣布在美國加碼投資,對台灣而言資源被分散,需持續關注美國總統川普晶片關稅議題,留意對台灣商用不動產、周邊住宅產生的影響。

 遠見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諶指出,近期台灣面臨關稅問題與新台幣升值壓力,對出口導向的產業形成挑戰,也進一步影響房地產市場表現。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也提醒,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台幣升值影響,原本在台灣的高毛利、高科技產業可能加速外移,特別是赴美設廠成為趨勢,恐形成產業空洞化風險。

 針對全球席捲AI浪潮,台北市地政士公會榮譽理事長、台灣大華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張義權看好未來生成式AI於房地產市場的應用,他預言未來不論建設、代銷、房仲等產業,銷售模式都會因生成式AI產生變化,翻轉現今社會的銷售模式。另外,他也建議推行健康建築,注重陽光、空氣與通風等細節對健康的影響,並將傳統建築逐步進階至智慧健康建築,才可能擁有生存空間。

 消基會董事暨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也很支持健康住宅,不僅如此,政府更須鼓勵打造AI住宅迎合世界潮流,不僅滿足居住功能,亦結合智慧科技,為台灣民眾打造兼具健康、便利與永續的居住品質。

 針對居住品質升級議題,社團法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指出,建議應將鋼骨結構、制震系統等特殊工法與建築品質全面透明化,作為政府審核與認證依據,提供更優惠的貸款條件與利率,進而鼓勵業者提升建築水準。

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也建議,可針對購屋族購買具備耐震等高品質結構的住宅,提供房屋稅減免等實質利多,朝向提升居住品質與健全市場發展的雙贏局面邁進。

(中國時報)